音箱市場魚龍混雜,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,如何根據(jù)自己的應用需求選購一款合適的音箱便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問題。到底怎樣的音箱才算是一套真正的好音箱呢?尤其是對音箱不太懂的“菜鳥”級朋友,只能看看外觀,聽聽商家給放一小段震耳欲聾的音樂,只能感官感受一下;至于從技術指標角度來講,就不知該從哪里入手判斷音箱的優(yōu)劣。本文簡單介紹一下音箱技術指標,希望這些內容能給您在選購音箱時提供一些參考。
音箱技術指標:音效技術
硬件3D音效技術現(xiàn)在較為常見的有SRS、APX、Q-SOUND和Virtaul Dolby等幾種,它們雖各自實現(xiàn)的方法不同,但都能使人感覺到明顯的三維效果,其中又以第一種最為常見。它們所應用的都是擴展立體聲(Extended STereo)理論,這是通過電路對聲音信號進行附加處理,使聽者感到聲響方位擴展到了兩音箱的外側,以此進行聲響擴展,使人有空間感和立體感,產生更為寬闊的立體聲效果。此外還有兩種音效增強技術:有源機電伺服技術和BBE高清晰高原音重放系統(tǒng)技術,對改善音質也有一定效果。
音箱技術指標:頻響范圍
頻響范圍的全稱叫頻率范圍與頻率響應。前者是指音箱系統(tǒng)的最低有效回放頻率與最高有效回放頻率之間的范圍;后者是指將一個以恒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系統(tǒng)相連接時,音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(fā)生增大或衰減、相位隨頻率而發(fā)生變化的現(xiàn)象,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(lián)的變化關系稱為頻率響應,單位分貝(dB)。聲壓與相位滯后隨頻率變化的曲線分別叫做“幅頻特性”和“相頻特性”,合稱“頻率特性”。這是考查音箱性能優(yōu)劣的一個重要指標,它與音箱的性能和價位有著直接的關系,其分貝值越小說明音箱的頻響曲線越平坦、失真越小、性能越高。如:一音箱頻響為60Hz~18kHz+/-3dB。這兩個概念有時并不區(qū)分,就叫做頻響。從理論上來講,構成聲音的諧波成分是非常復雜的,并非頻率范圍越寬聲音就好聽,不過這對于中低檔的多媒體音箱來講還是基本正確的。現(xiàn)在的音箱廠家對系統(tǒng)頻響普遍標注的范圍過大,高頻部分差的還不是很多,但在低音端標注的極為不真實,所以敬告大家低頻段聲音一定要耳聽為實,不要輕易相信宣傳單上的數(shù)值。
音箱技術指標:靈敏度
該指標是指在給音箱輸入端輸入1W/1kHz信號時,在距音箱喇叭平面垂直中軸前方一米的地方所測得的聲壓級。靈敏度的單位為分貝(dB)。音箱的靈敏度每差3dB,輸出的聲壓就相差一倍,普通音箱的靈敏度在85~90dB范圍內,85dB以下為低靈敏度,90dB以上為高靈敏度,通常多媒體音箱的靈敏度則稍低一些。
音箱技術指標:功率
音箱的功率標識十分混亂。簡單地說,功率即是指音箱發(fā)出的聲音能有多大的震撼力。根據(jù)國際標準,功率有兩種標注方法:額定功率與最大承受功率(瞬間功率或峰值功率PMPO)。而額定功率是指在額定頻率范圍內給揚聲器一個規(guī)定了波形的持續(xù)模擬信號,揚聲器所能發(fā)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,而最大承受功率是揚聲器不發(fā)生任何損壞的最大電功率。通常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心理,通常將音樂功率標的很大,所以在選購多媒體音箱時要以額定功率為準。音箱的最大承受功率主要由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功率決定,此外還跟電源變壓器有很大關系。掂一掂主副音箱的重量差就可以大致知道變壓器的重量,通常越重功率越大。但音箱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,適用就是最好的,對于普通家庭用戶的2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來說,真正意義上的50W功率是足夠的了,沒有必要去過分追求高功率。
音箱技術指標:失真度
音箱的失真度定義與放大器的失真度基本相同,不同的是放大器輸入的是電信號,輸出的還是電信號,而音箱輸入的是電信號,輸出的則是聲波信號。所以音箱的失真度是指電聲信號轉換的失真。聲波的失真允許范圍是10%內,一般人耳對5%以內的失真不敏感。大家最好不要購買失真度大于5%的音箱。
音箱技術指標:信噪比
該指標指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噪聲信號的比值。信噪比低,小信號輸入時噪音嚴重,在整個音域的聲音明顯變得渾濁不清,不知發(fā)的是什么音,嚴重影響音質。信噪比低于80dB的音箱(包括低于60dB的低音炮)建議不購買。
音箱技術指標:阻抗
該指標是指輸入信號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。音箱的輸入阻抗一般分為高阻抗和低阻抗兩類,一般高于16歐姆的是高阻抗,低于8歐姆的是低阻抗,音箱的標準阻抗是8歐姆。市場上音箱的標稱阻抗有4歐姆、5歐姆、6歐姆、8歐姆、16歐姆等幾種,雖然這項指標與音箱的性能無關,但是最好不要購買低阻抗的音箱,推薦值是標準的8歐姆,這是因為在功放與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,低阻抗的音箱可以獲得較大的輸出功率,但是阻抗太低了又會造成欠阻尼和低音劣化等現(xiàn)象。